蜿蜒的景美溪靜靜地從木柵中心流過,不但切割了平地和 丘陵,同時也成為二百多年前漢人入墾時的最佳天然的屏障。 話雖如此,但先人們為了加強阻擋原住民侵襲的力量,因此在 今道南橋北岸更寮山腳下築起了「木柵」。隨著時空的演化, 原住民亦不再出沒,先人們開始入墾山區,這原先的屏障反而 阻礙了人們的往來,所以為方便大家行的問題,開始有了溪渡 ,在今政大渡賢橋附近即為古「渡船頭」,可和對岸打鐵寮( 今木新里之木新路二段範圍)對渡,但不幸於一九二四年八七 水災時古渡船頭遭到沖毀,於是將渡頭位置移至今道南橋附近 ,而今指南路二段九六巷,老人家們仍稱之為「渡船巷」。
農人揹米過道南橋(圖片來源:The People of Mu-shan)(點擊圖放大) |
民國二十四年(日治時期昭和十年)指南宮為方便香 客上山參拜仙公祖(純陽祖師呂洞賓)於是聚資興建「道 南橋」連接木柵渡船頭(今木新里)和新興(今萬興里) ,另外加上景美溪逐漸淤積及台北至石碇公路開通,船運 功能沒落,因此木柵渡船頭亦隨之消失。在西元一九四九 年出版的「The People of Mu-Shan」(木柵人)一書 中道南橋最原始的風貌及橋頭的二根柱子依然清晰可見。
橋上來往的公車接送著要上山參拜的香客及政大上下課的學生。(張國祥先生提供,攝於民國五十年代)(點擊圖放大) |
後隨著交通量的增加, 道南橋更建為拱橋形式(和 前不久拆建之圓山中山橋形 式類似),優美的造型仍令 老一輩難以忘懷,而橋下的 橋孔亦曾是孩童們嬉戲躲迷 藏的好去處。在民國五十年 代道南橋不僅服務香客上山 參拜,同時更是政大學生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近一 、二十年來木柵地區飽受水災之苦,為改善水道順暢,於 是又改建為直通通的水泥橋,並在橋旁增設木造行人及自 行車專用道,雖然不如以前優美,但也別有另一番新風味 ,值得大家細細品嚐。
今日道南橋(上)及橋旁木造人行步道(下)。(許哲豪提供) |
原文發表於「木新社區報─第十期第5版鄉土教育」,92.12.05發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