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烏來瀑布」相信大家都知道,但大家是否知道當地的泰雅族原住民和文山區亦有相當淵源呢?泰雅族是台灣分佈最廣的原住民族群,最早發源於南投山區,順著中央山脈向東、南、北擴展,北邊遠達今深坑山區。清代時期將原住民分為個性凶暴有「出草」(殺人頭)打獵習性的「生番」,如泰雅族等,和已有農耕技術個性較溫和的「熟番」,如平埔族等,並訂定「土牛界」嚴禁漢人入山開墾。清代乾隆中期木柵地區仍時有番害,從坡內坑許氏族譜及打鐵寮(木新路二段一帶)鄭氏族譜中皆有記載。日治時期施行剿番,北部地區泰雅族最後被集中於烏來地區,後各原住民族群逐漸漢化,遂取消出草的陋習。
清代台北地區仍有許多原住民出沒,故許多地名和原住民有關,如台北縣的土城市(以土建圍牆防番)、台北市的古亭區(原名鼓亭意為警戒,現併入大安區)等,以下就將文山區與原住民相關的老地名作一簡單介紹:
木柵: 相傳建於道南橋附近景美溪右岸一帶,由於景美溪在這一帶較淺,為防止原住民渡溪侵擾而建,柵建於何時、毀於何時無從考證,從清代淡水廳志中可知當時此地已有市集規模,並設有「木柵庄」。現台北市文獻會於道南橋旁有立碑說明,但碑文指稱康熙末年即有先民墾拓,和現有最早入墾資料多為乾隆十多年來看,似有所差距,有待考證。
木柵舊址石碑 ─ 現位於道南橋旁,為台北市文獻會於 72 年 4 月設立。(點擊圖放大) |
更寮山: 位於木新路橋旁加油站位置,原為一小土丘,因建加油站而剷平,清代設有瞭望站可觀察對岸是否有原住民入侵。日治時期因有日籍警察遭抗日份子殺害為記念而設有「忠魂碑」,現移至文山區公所右側公園後方。
更寮山 ─ 圖中小山丘即為更寮山未剷平建成加油站前景象,攝於 91 年 6 月。(點擊圖放大) |
番仔公館: 位於指南路三段七十五巷口附近,清代為漢人為原住民交易場所,現巷內仍有一座興建於道光年間的土地公廟以此為名。
吊硞坑: 先民墾拓山區時,為防守原住民來襲,以三台尺長巨粗木材,挖空中心,吊在支架上面,作為梆器,派人輪守,看到山徑上有山胞走來,即敲打梆器以示警戒,故以吊硞坑為地名,其地在指南國小校門左前方,兩條溪流交會之溪角上,支架梆器之地已被山洪沖刷失去痕跡。
吊硞 ─ 指南山區昔日為警戒防番設有此類裝置。自歷史月刊 201 期第 49 頁翻拍。(點擊圖放大) |
十一命: 位於秀明路二段山腳下一帶,相傳清代墾拓初期,有十二名漢人渡溪至收割稻穀,忽遭原住民攻擊,其中一人以木桶覆蓋躲過一劫,其餘十一人慘遭殺害,後立廟祭祀,現七巷底有一廟即是,廟中祀有三尊著漢人服飾之偶像,非常特別。
十一命顯靈感應公 ─ 一般有應公是不會有偶像供民眾膜拜,此廟以漢人服飾做為偶像是非常特別的。(點擊圖放大) |
馬明潭: 位於木柵路二段與興隆路四段交叉口一帶,相傳為原住民在此失足落入潭中而得名,詳細說明請參閱本社區報八月份創刊號「探索明興里的前世今生」一文。
待老坑: 現文山區老泉里即由阿泉坑及待老坑組成,清代盛產樟樹可製樟腦,為重要經濟作物,先民冒險入山墾拓經常遇出草被砍掉腦袋,即台語發音「殺腦」。日治時期因不雅而改名諧音「待老坑」,並此時化學樟腦興起,樟樹遂失去經濟價值。
番婆厝: 位於羅斯福路五段二一一巷萬隆捷運站一帶,因開闢之初住有番婆而得名。清代原鄉渡台來開墾的多半是羅漢腳(單身漢),故俗語說「有唐山公,無唐山媽」,而平埔族的女子與漢人通婚後,亦隨之漢化逐漸失去原住民特質。
原文發表於「明興月刊2006年11月號」第四版文山風情發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