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文山區公所旁的文山公園內,有一塊看似突兀且不起眼的大石頭座落於靠近木新路橋的路邊,每每看到許多人經過時都不經問一句「為什麼要放一塊大石頭在這裡?和這個美麗的公園一點都不搭調!」。但大家可知這塊石碑已有百年的歷史嗎?就讓我們將時光回到日據時代細說重頭吧!
原立於更寮山的忠魂碑,現已移至文山公園內。(點擊圖放大) |
話說當年清朝政府腐敗,在中日甲午戰爭(光緒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失利後,隨即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人進駐統治台灣,許多愛國志士紛紛組成抗日團體抵抗日軍,在當時文山地區最有名的就是深坑人士 ─陳秋菊,而木柵地區也有少數愛國志士投入抗日行列。
傳說中,日本警察途經木柵老街頂店(今開元街)時,有六名遭地方人士(日人稱之為匪徒)殺害,其中有人僥幸跳脫至六張犁求救,日警派人由景尾(今景美)欲進入木柵捉拿犯人,問路人頂店如何前往,路人聽錯以為是新店,因此木柵免去一番激戰,而新店可就沒這麼幸運了!
後來日人發現錯了重新回到木柵,但犯案人早以不見蹤影!兩年後(即西元一八九七年)日本政府為紀念該年於深坑遭殺害的日警內田彌三郎及當年於木柵被殺害的六名日警,於是於案發地─深坑及木柵更寮山(今指南路一段五十九巷旁)立「忠魂碑」以茲紀念。
光復後,當時木柵鄉長張榮森擔心年輕人不懂抗日原委,以為要讚揚日本人,遂下令將高七台尺、 寬三台尺、厚一點六台尺的忠魂碑以水泥將表面字跡覆蓋掉,因此如今無法得知原文為何。後有人主張 將其改成義民抗日紀念碑,但未能付諸實行。
九十一年九月由於立碑處所在地─更寮山進行開發,要將其全數鏟平,本人及地方文史人士周祥傳 、鄭明哲、吳木通、文山社區大學及地方熱心人士極力建請區公所加以協助保留此一歷史文物,遂將其 移至文山公園內供民眾憑吊,但至目前為止石碑旁未立下任何解說牌,導致一般民眾無法知悉這段故事 ,實在令人惋惜。而至於此一石碑功過就留待後人自行判斷了!
日據時期,木柵人多數過著務農的生活,想要吃豬肉是件不容易的事,而日本人為了要控制稅收,因此民間是不可以私宰,豬隻都必須經過蓋大紅印,且經由屠宰場宰殺,才可至一般市場販售。而今指南路一段十四巷三號的磚造房舍即昔日的屠宰場,日本人為感念動物犧牲自己來生養人們,因此於屠宰場旁都會設有「畜魂碑」來供屠戶、豬販祭拜。民國四十八年美國密蘇里大學龍荷華教授(Howard R. Long)出版的「The People of Mu-shan」(木柵人)一書中可清楚的看到畜魂碑完整的面貌,而隨著時空移轉,宰殺豬隻哀號的聲音不再,現也僅剩居住在原屠宰場磚房內的謝姓人家,每年農歷十二月四日依例祭拜。
現台北市仍存有三塊日據時期留下的「畜魂碑」,分別位於北投區大豐公園內、信義區四獸山天寶宮門外及木柵,這些石碑不僅見證了當時的生活背景,更傳承了中國人「吃果子拜樹頭」的感恩文化,因此這些難得的文化資產應好好保存留予後代子孫共享。
立於昭和十二年四月的畜魂碑(圖片來源:The People of Mu-shan)(點擊圖放大) |
畜魂碑現狀(點擊圖放大) |
原文發表於「木新社區報─第9期第5版鄉土教育」,92.11.20發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