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7日 星期五

【交通建設】景美溪橋樑之美

圖文/木柵文史工作室許哲豪,攝影/木柵文史工作室許進財

景美溪橋樑之美(木柵文史工作室整理繪製95.10.10)(點擊圖放大)

三百多年前先民未墾拓前,木柵地區仍多屬「霧里薛社」原住民活動區域,所以溪流因此得名「霧里薛溪」,後隨著先民陸續隨著溪流向上游墾拓,始得今日局面,而溪流隨流經行政轄區不同而有石碇溪、深坑溪、頭前溪、景美溪等不同稱呼,而今流經文山區直至注入新店溪區段都統一稱為「景美溪」。

日治初期景美溪仍有二竹竿水深,是大稻埕往返石碇間最重要的航運路線,而在重要地方皆有渡船頭可供上下貨物及夜泊休息,因此造就如景美、木柵、深坑老街等重要市集發展。日治後期隨北碇公路(即現木柵路及北深路)及輕便車道(小型運煤或人的小型台車)開拓,造成航運逐漸失去優勢,進而沒落,光復後僅剩部份渡口對渡功能,六十年代後即完全無法行船。

現木柵地區老泉、萬興里有被景美溪分割的狀況發生,於是興建許多橋樑解決兩岸交通問題。以下就分別從上游至下游介紹橫跨於景美溪上之橋樑歷史沿革。

三板橋: 為文山區與深坑鄉界橋,因其舊時有三座便橋,故因而得名。

北二高橋: 北二高南北雙向車道、深坑三甲連絡道及交流道因須橫跨景美溪,於是興建高數十公尺共五座橋樑,未特別命名。

文和橋: 建橋時間不明,連接木柵路五段與魚衡仔,因左岸舊時有文和煤礦而得名。

萬福橋: 民國七十六年四月竣工,連接木柵路五段石壁坑與新光路木柵捷運機場。

捷運橋: 建於民國八十四年,連接捷運木柵線木柵站至動物園站段,橋名未特別命名。

萬壽橋: 民國六十九年三月竣工,連接秀明路一段及秀明路二段。

道南橋: 民國二十四年指南宮及地方鄉紳集資興建。後經數次修建,民國五十年代橋貌為拱形孔洞,後為改善水患重建,七十三年八月重建完工,現橋旁另增設有自行車專用道。

恆光橋: 此處原有對渡渡口,民國五十二年設立吊橋,民國六十三年改建水泥橋,後經數次修建始成現貌。

一壽橋: 民國八十一年建,建好後地方居民因交通安全反對車輛通過,現改為人行專用橋,連接樟新街及老泉街。

寶橋: 民國六十七年八月竣工,為文山區與新店市界橋,連接木新路及寶橋路。此處舊稱港墘為渡口。

景美溪橋: 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竣工,為文山區與新店市界橋,連接木柵路及寶慶街。

景美舊橋: 景美舊稱「梘尾」,「梘」指木製輸水設施。清代郭錫瑠建木梘引水跨過景美溪灌溉台北市,因地處梘之末端而得地名。日明治四十一 (1908) 年改建中空涵管水泥橋,上行人車,下行水,稱為「瑠公橋」。民國四十四年五月在旁建現橋,民國五十二年拆除「瑠公橋」不再輸水。

北新橋: 民國五十四年十月竣工,俗稱景美新橋,為文山區與新店市界橋,連接羅斯福路及北新路鳴遠橋。

水源快速道路橋: 民國八十年十二月竣工,連接文山區及新店市之快速道路高架橋,橋名未特別命名。

原文發表於「明興月刊」2006年10月號第4版文山風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