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5日 星期三

【歷史文物】景美開道碑尋獲過程

景美開道碑之歷史意義

距今一百年前,也就是日據時代(宣統年間),現今景美街底(俗稱頂街)是台北盆地南方最繁華的街肆,除了輾米廠、染坊、酒舖、藥店、布行之外,碼頭邊,船桅林立,舟楫繁忙,在當時景美無路可通木柵、 深坑及石碇,無橋可通新店、坪林和宜蘭, 因此,景美成為文山地區之貨物集散地,包括萬華、大稻埕都到這裡作買賣,造就了景美盛極一時的繁華景象。

 乾隆十八年(1760年),先人郭錫瑠為了從青潭引水灌溉古亭、萬華良田,故在景美溪上搭建「梘橋」,並於景美街開挖圳道,後稱「瑠公圳」。日據時代,日人又在景文街上新建圳道,而舊道就變成蚊蠅孳生溫床,所以日本統治當局決定與地方人士共同出資將舊道予以填平,形成今日之景美街,爾後,又將通往木柵之沿溪小徑加以開拓,以利行車,如此,景美貨物就可方便載到外地去銷售,而促成今日木柵、深坑之繁華,因此,這座開道碑是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因為當時在「頂街」作生意都是「有錢人家」,這塊石碑背面鑴刻的人名都是當時出錢的街民,可以說今天木柵、深坑、石碇的繁榮,景美人功不可沒。

高理事長在颱風天找到此碑(96.9.28)(點擊圖放大)

尋獲經過

本會在八十五年元月七日舉辦「景美心、鄉土情、鄰里愛」活動之一「景美五十年老照片回顧展」,在等備過程中於「台北文獻」發現此碑文,雖經多方訪查探尋,仍不得要領,正在扼腕嘆氣之餘,本會在八十五年中秋節前夕舉辦之「景美耆老座談會」上,文獻會林萬傳組長得悉後,提供訊息表示:「可能被置於228公園急公好義牌坊附近」,本會人員聞之,興奮不已。

隔天,九月二十八日高理事長興陳監事榮二兩人頂著颱風天,直奔現場,好不容易才在垃圾車旁找到此碑(當時碑面向下)一一失散近20年的開道碑;之後,向文建會申請五萬元經費,並透過文山區公所向文獻會、公燈處行文索回,並會請景美國小洪良一校長同意立於該校新操場東南角,也正是此碑在十多年前矗立處的對面,地點十分巧合。希望此碑之尋回,能喚起景美人對先人打拼這塊土地之用心有所體認,並更加認同鄉土,共同建設新景美而努力。

另據林組長表示該碑原擬立於二二八公園之碑林,卻因某專家學者之反對而摒棄在外,可能是碑文中有歌頌日本人的字句,在戒嚴時期不能見容於社會,也正因這個緣故景美才能有這個機會迎回原處供人瞻仰憑弔。

最後,要感謝文建會、內政部社會司、文獻會林組長、公燈處、文山區公所、高章陽先生、高銘貴先生、高勇義先生、高樹穀先生及陳榮二先生等人協助及中小企銀景美分行、台北市高姓宗親會、高積淵宗祠、高佛成宗祠、高選鋒後裔、高松壽、高人達、高翰、高人瑞、高人傑等提供經費,才能圓滿完成這項工作。

陳榮二監事站在急公好義牌坊旁慶幸找到了 (點擊圖放大)

資料來源:梘尾.景美鄉土專輯,台北市文山區景慶社區發展協會發行,民國86年8月出版,「尋獲過程」,第13頁。

延伸閱讀:

【歷史文物】景美開道碑文 https://wenshan-edu.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74.html

【歷史文物】景美開道碑文釋義 https://wenshan-edu.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81.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