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木柵地區地名有幾本重要參考資料,以下地名說明資料來源以代號稱之,避免大量重複,主要架構及順序以王松堂所著「台北市木柵區境內登山略圖簡述 三、木柵區舊地名取名之由來」為基礎,其餘採補充說明方式完成。另外王松堂撰述中括號內所註之讀音是台語地名鄉土音。(福建泉州腔發音)
資料來源:[A] 台北市木柵區境內登山略圖簡述,王松堂撰述,張炎虎印贈,民國72年8月初版,「三、木柵區舊地名取名之由來」,第一至二十六條地名,第8 ~ 31頁。
資料來源:[B] 臺北文獻直字第七十三期,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發行,民國74年9月25日出版,「木柵區地名沿革」,林萬傳撰,第83~101頁。
資料來源:[C] 臺北縣志卷五開闢志,總纂盛清沂,臺北縣文獻委員會出版,民國49年,第二十五章木柵鄉,第1354~1356頁。
主要地名介紹
坡內坑大字段內小段地目:
新興(十一命) 惜仔頂 埤內 內彎小格 內彎 圳頭 坎頂
渡船頭 小坑 金面頭 小坑頭 雞心尖 新圳頭 八股 鬼仔穴
頭廷魁 柑仔山 樟腦寮 棺材埤 中埤坑 大坵園山 猴山坑 竹仔林山
炮仔崙 猴山尖 猴山頂 魚衡仔 福德坑 龜卵照山 象頭埔 獅旗山
密婆坑 石壁坑 麻鷂山 灰磘坑 大竹林 楓下 坡內坑(陂內坑)
新興:原名十一命(十字台音,唸「雜」音)
新興:原名十一命(十字台音,唸「雜」音)
「十一命」地名,其取名之由來,乃先民墾拓之初時,當稻熱收割期,從木柵渡溪過十二人,正在柑仔山南面山腳下割稻,突從內彎山坳衝下很多山胞,砍殺割稻之人,其中一人目睹山胞殺來,迅將盛稻穀之木桶翻轉,覆蓋全身躲藏其內,幸免殺劫,其他十一人均被殺死,鄉人遂以「十一命」為其地地名,至今日仍以十一命稱呼之。日據時編地籍地目,嫌其名不雅,而改以「新興」為地名。
資料來源:[A]
惜仔頂
此地是一公墓,棺柩埋葬後,喪屬哭泣惜別,故取此名,其地在指南路二段。
資料來源:[A]
埤內
此處乃是一處山坳,山坳內多是水田,有一大池埤蓄水灌溉之,故取此名。其地在萬壽路上山道路南面之山坳便是,大池埤仍在。
資料來源:[A]
內彎小格
乃是一座山頭,其地在今之秀明路二段大彎道東面。
資料來源:[A]
內彎
乃內彎小格山巒,與柑仔山中間一處山坳。
資料來源:[A]
圳頭、頂圳、下圳
以前新興地區均是水田,有灌溉水圳兩條,於大坑蕃仔公館處,引大坑溪溪水者,名「頂圳」,灌溉今之新光路一帶高地水田。引小坑溪溪水者,名「下圳」,灌溉指南路一帶低地水田。圳頭乃頂圳終頭分水的地方,其地在柑仔格山南麓。
先民十一人喪命之地點,就在圳頭地方,此處有十一命小廟一座,後人感其墾拓此地犧牲性命,每年農忙後,予以焚香禮拜之。
資料來源:[A]
坎頂
今之新光路一段,以前是丘陵地形,乃是內彎小格山崙,向西折南之崙尾線,昔日墾拓景美溪南岸行進之路線,即在坎頂丘陵地東沿,之後商旅來往主道,亦是此路線,今之指南路二段四一號處,有塊空地,便是昔日貿易道路之道口。
資料來源:[A]
渡船頭
即擺渡渡口,在今之萬興里抽水站之處。
資料來源:[A]
木柵文史工作室註:此處僅為一般渡口,非現木柵當地慣稱道南橋旁的渡船頭。
小坑
大坑在石竭頭山崙線南面,小坑在石碣頭山崙線北面,為與大坑有別,故取小坑為地名。
資料來源:[A]
金面頭
其地名由來之說有二:
1.先民開墾此處,為防山胞襲擊,以銅鏡向太陽照射,搖晃發射金光示警,故名金面頭地名。
2.金面頭山有塊岩石,面對太陽西曬時,陽光照射岩石放出黃光,故名金面頭地名。
其地由金面頭山以西,至棲霞山莊,大片彎形山坡地,都名金面頭。
資料來源:[A]
小坑頭
金面頭山與和尚頭山相夾峙的地方,是一處斜峭之亂石澗溝,澗溝上面是一處深大的谷壑地形,故名小坑頭,其地在萬壽路指南客運猴山坑招呼站處便是。
資料來源:[A]
雞心尖
和尚頭山北面,於小坑斜峭澗溝處,有塊石壁,顯出一心圖紋形,即兩邊各有二條石稜,中間為倒心形,居民謂斜峭澗溝地方為雞心尖。
資料來源:[A]
新圳頭
新圳頭在斜峭澗溝之上方,引導小坑谷壑之水,灌溉金面頭坡地之農地,小坑頭及棲霞山莊住戶之飲用水,均由此圳引供。
此處觀看猴山岳山脈突降景觀之適當地點。
資料來源:[A]
八股
又名八份,表土下面,排列有八道石稜,故名八股,其地在小坑谷壑南面山崙,向上數第三座峰巒頂地方。
資料來源:[A]
鬼仔穴:(穴字台音,唸「康、抗」二字切音)
小坑谷壑北面山崙,向上數第二座峰巒,靠谷邊峭陡石壁上,有許多大小不一之洞穴,傳說;以前有位從大陸來的義賊,專門偷富濟貧,夜出日歸,藏身於最大的洞穴中,壁峭穴高,以纏身之長布條搓揉成索,繫上掛鉤,拋投藏身洞穴上方之樹枝,予以勾牢,足踏石壁攀援而上,進入藏身之洞穴中,後將布索收攏,就居於洞穴中,故取地名為鬼仔穴。
資料來源:[A]
頭廷魁
先民墾拓定居此處,前臨景美溪溪畔,原取名「頭前溪」為地名,日人據台初時,將「前」字以日音唸成「重」字音(重唸叢音),故又名「頭重溪」地名。後編地籍地目,將「重」字以日音唸成「廷」字音,台語「溪」、「魁」二字同音,故今之頭廷魁地名由此而來。
昔日頭廷魁之溪岸地勢低,船舟都靠此停泊,加以陸行商旅亦在會合,曾經熱鬧一段時期,後因溪流北移,熱鬧景況就此沒落。
今之台北市市立動物園建設於此處,其用地為頭廷魁地籍整個面積。
資料來源:[A]
柑仔山:(仔字台音,唸「嗎」音)
柑仔山原名柑仔格山,以前山崙上有大片之柑園,故以此為地名。格字之義, 以山稜線為界,一邊種植有柑樹,一邊沒有種植柑樹。其地在市立動物園大門西邊之山頭便是。
資料來源:[A]
樟腦寮
以前山崙上盛產樟腦樹,取汁熬腦油而取為地名,其地在動物園東邊之小山崙便是。
資料來源:[A]
棺材埤
柑仔山與樟腦寮兩山崙中間,是一處平地形山坑,多是水田,須池埤蓄水灌溉。鄉野怪誕傳說;昔日有人挖池埤蓄水,池埤邊沿下面有塊大石,想將它挖出使容積面大些,愈挖愈深,忽然堆積之鬆土崩坍,將挖者活埋窒息致死,屍體挖出,以棺木裝衾停放斯處,以便擇吉移葬,突然傾盆大雨,雨水將鬆土連棺木沖埋於原處,池埤內水即滿盈,就此埋於池埤下面。之後,每逢大風,池埤內即飄出氤氳之白霧,棺木就顯現出來,此為棺材埤之地名由來,今修建動物園,此埤已填土壓平。
資料來源:[A]
中埤坑
樟腦寮與大竹林兩山崙中間一處小坑,坑內有池埤一口,故取為地名。
資料來源:[A]
大坵園山
坵上原為一處柑園,故取為地名,其地在動物園右前方,三十公尺寬道路盡頭處。
資料來源:[A]
猴山坑
坑之最上端一座尖峰,其形似猴,故取名為猴山坑地名。
資料來源:[A]
竹仔林山
又名大前坑山,多生竹林而取名,其地在猴山坑西邊之山崙線便是。
資料來源:[A]
炮仔崙
其地在猴山坑東邊之山崙線便是。其取名之義,與前述之炮仔林相同,崙背線東面屬深坑鄉之阿柔洋,北接魚衡仔山。
資料來源:[A]
猴山尖
此山尖乃猴山岳山脈突降之北稜角尖,鄉人又稱謂為猴山尾(猴山頭),其山尖由下仰視似猴,猴山岳之名由此而得名。此尖乃景觀地區。
資料來源:[A]
猴山頂
在猴山岳主峰下方,炮仔崙上方的地方。此處乃景觀地區。
資料來源:[A]
魚衡仔
乃是在景美溪溪中,築水壩捕魚之名稱,而作為地名,魚衡仔構造方法,及魚兒自投羅網情形如後:
(一)魚衡仔構造方法:
選擇溪之兩岸地形高的地方,視溪之寬廣面,溪水之深度,從彼岸上游,用溪中石塊或卵石,向此岸斜砌一座攔水壩,到此岸溪面中心點三分之二面積處,尚有三分之一面積之溪面,再於此岸斜砌攔水壩,與彼岸砌來之壩相連合,(攔水壩高厚度,以不沖塌為準。)於連合處留一缺口高八台尺,用四台尺高的厚木板,橫著檻放在缺口中央,尚留有四台尺高缺口,使溪水向下流。於缺口外側,間隔距離相對的,豎立粗木樁五支(共十支)於溪底中,用卵石塊堆砌木樁周圍,使之牢固。每邊木樁自缺口木板位置下方,依序傾斜向外上蹺,綁上長木(竹)桿至第五支豎樁,使之有傾斜度。再於每對木樁,綁上橫木(竹)。再用細木(竹)枝,編紮一漏水不逸大魚之木(竹)排,緊貼缺口木板下方,擱放在橫木(竹)桿上,至第五支豎樁為止。再在兩側編紮一竹籬,防魚兒躍入溪水中。再於第五支豎樁邊,搭支架蓋上簡陋茅棚,捕魚人休息在茅棚中,等候魚兒從缺口處,流入木排上,將之捉住放入魚簍。茅棚邊繫一小舟,備發大水時,作逃生之用。
(二)魚兒自投羅網:
魚兒自上游往下逐流嬉游,游至缺口處碰到木板,即驚嚇掉尾回游上流,回游離缺口十五台尺遠半圓範圍處,因水之沖激力強,又將魚兒沖游至缺口木板處,一連三次,魚兒即力疲,只好隨水流游過木板,就擱在木排上亂跳,溪水漏去,魚兒就被捕魚人捉捕。
衡字之意義,行字代表兩邊竹籬,魚在中央,代表魚擱在木排上,故此捕魚法,叫做魚衡仔。
以前景美溪深坑溪段,盛產五台斤重鯉魚,二台斤重烏鰻魚,及他種魚類,水淺時藏匿溪邊石罅中,水漲時即逐游,自上流有化工工廠後,廢水污染溪水,魚類被毒死絕跡,堪寫一嘆!故此魚衡仔捕魚法,在此處恐難再看到了。
資料來源:[A]
福德坑
原名土地公坑。坑口有座土地公廟,台民尊為福德正神,故名福德坑。
資料來源:[A]
木柵文史工作室註:福德坑原有少數住民,並有四座土地公廟,後興建「福德坑垃圾掩埋場」住民全數遷走僅剩坑頂靠福德公墓靈骨塔旁一戶人家。坑中和坑口土地公合併,故有廟中廟特殊景觀產生,平日不開放。另兩座土地公廟因不在掩埋場區範圍故仍存在。
龜卵照山
福德坑山居民謂之似龜,因延伸之山崙線,有數座山巒,似龜向上爬所產下之卵,故名龜照卵山。
其山崙崙背線為界,東邊屬深坑鄉草地尾地方。
資料來源:[A]
象頭埔
象頭埔西街頭,有座山頭似象頭,埔為平地,故取地名為象頭埔。
資料來源:[A]
獅旗山
又名石壁崙,其山形似獅,崙頂有測量三角點,有面紅色三角旗,故名獅旗山。象頭埔地名,在山崙西南向山腳。
資料來源:[A]
密婆坑
乃石壁崙西南向,半山腰一處小坑,坑內有個小山窟,以前窟內滿是蝙蝠,蝙蝠二字台音,與密婆二字台音近似,故以密婆坑為地名。
窟內蝙蝠,於民國四十五年,被無聊打獵人士,朝窟內射了一槍,槍聲將蝙蝠驚飛他去,目前雖有,沒有比以前多。
資料來源:[A]
石壁坑
坑口地方東面山頭,一塊岩石筆削似壁,故取石壁坑為地名。
立在坑口車道上,順溪流向東南向望去,乃是猴山坑坑口。
資料來源:[A]
木柵文史工作室註:坑口有一土地公廟,存有日據時期防空洞,因避免不明人士進入發生危險,洞口現已封閉。
麻鷂山
鷂,比鷹略小之猛禽。石壁坑西邊有座山巒,上部有陡峭石岩,鷂鳥在空中翱翔飛旋後,多喜歇息此峭岩上,此鳥昔日很多,如今艷日,偶飛來一兩隻歇息岩上,希望愛鳥人士,不妨到此獵奇。
資料來源:[A]
灰磘坑:(磘即窯字)
坑底後山產石灰石,以前居民立窯燒製石灰,以作建材之用,故以灰磘坑為地名。
字典磘、窯同音同義,磘乃諺字。
資料來源:[A]
大竹林
先民開發此處時,生長有粗大之桂竹如林,故取大竹林為地名。
資料來源:[A]
楓下
大竹林山腰有二株楓樹,楓樹下方有凹,故此凹坑取名為楓下。
資料來源:[A]
坡內坑(陂內坑)(坡字台音,唸「埤」音)
原名埤內坑;坑口地方,有一大池埤(今欣欣保養場處),以前須繞過池埤方可進入坑內,故取埤內坑為地名。日據時編地籍地目,改為坡內坑。
資料來源:[A]
木柵文史工作室註:「陂仔」為台語池塘的意思,日據時代日人將台灣許多有「陂」字的地名都改為「坡」字,因此從「陂內坑」變為「坡內坑」。另有一說是「陂」為天然形成的池塘,而「埤」為人工開鑿,有待考證。
田寮:(田字台音,唸「殘」音)
以前乃是農人放置農具和休息之寮棚,其地在坑內中段的地方。
過此處北行,乃兩山崙夾峙澗徑並行之陸峽道,峽道澗溝中有磺港景觀。
資料來源:[A]
石偎空:(石字台音,唸「角」音。空字台音,唸「康、抗」二字切音)
峽道內兩山崙夾峙最窄的地方,初時墾拓此地,須側身偎石方可通行,故取此名。
資料來源:[A]
嶺頭
乃指土地公嶺主山下方地點而言,此處乃山脈稜線棚口,日據台初時,曾在此處設警察派出所。
資料來源:[A]
軍功坑
先民墾拓景美溪底定後,建屋定居,守護辛苦開拓之產業,不良莠民結合山胞,到處騷擾搶掠財物,清府派兵追剿,在此坑內一舉殲滅,所搶財物,發還被害居民,為歌頌清軍功德,故取軍功坑為地名。
軍功、坡內兩坑澗溝中,以前產有三寸長黃色大蝦(可食),躲藏在石罅中,年長居民幼年時期,以釣蝦為樂,今污染絕跡,實是可惜!
資料來源:[A]
木柵文史工作室註:本地人發音亦接近「關公坑」,故有些學者覺得地名和軍功無關而是關公信仰有關,但當地並無關公相關廟宇,故此一說可信度有待考證。
土地公嶺
主嶺西邊下方,供有土地公神像,故取此名。
資料來源:[A]
璜港崙
乃土地公嶺下方之小山崙,崙下便是磺港(地面湧泉),故取此名。璜港乃自然景觀。
資料來源:[A]
抱仔坑
原名枹仔坑,以前此坑遍生枹柚果樹,故取此名。日據時編地籍地目,枹字誤為抱字,故從今名。
枹字,形音義字典註釋,有二義;一義音孚,乃擊鼓之鼓槌。一義音包,乃落葉喬木,高二三丈,雌雄同株,雄花黃色,雌花有總苞,花開後結橢圓形之堅果,有殼如椀狀。
抱仔坑,台北市政府規劃為萬芳社區,山崙崙線剷平,建築之國宅土局達十二層。
資料來源:[A]
木柵文史工作室註:「枹」台語發音接近「ㄆㄚˊ」。
抱仔腳
乃是抱仔坑山崙外之平埔地,故取此名。今之木柵路四段,自萬壽橋處起,至東向軍功路路止,一帶平地都名抱仔腳。
資料來源:[A]
木柵文史工作室註:另有一說是現在木柵高工操場附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