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5日 星期三

【宗教信仰】古剎轉型─指南宮積極入世

曾經盛極一時的指南宮,廿多年前逐漸沒落。廟方沉寂多年後決定轉型,近兩、三年來尤其重視觀光休憩功能,以為今年底即將完工、營運的貓空纜車作準備。

紮根在指南山頭的「指南宮」至今已邁入第一百一十八個年頭,民國六、七十年全盛時期,遠近馳名,還被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列為台灣具紀念性建築之一,與萬華龍山寺、民權東路上的行天宮並列台北市三大廟宇。

百年前只是一個荒僻的茅草小廟,在幾十年間就發展成台灣民眾的信仰中心。政治大學發行的《柵美報導》於民國六十九年曾報導,指南宮的香火僅次於北港朝天宮媽祖廟,從全省各地包遊覽車或坐指南客運上山的遊客,每天約有五千人。

指南宮也是觀光聖地,春節期間,指南客運每天載一萬多人上山,據統計,初一到初五上遊客每天都有四萬人次。

連任三十多年指南宮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的高忠信扳著五個手指頭說,從指南客運票根與自用客車車數加總初略估算,每年大約有三百萬人次到指南宮朝拜。


曾紅極一時,指南宮近廿年香火逐漸凋零,假日還有些許人潮,平常遊客則稀稀落落。「木柵文史工作室」負責人之一的許進財表示,過去幾十年來,貓空觀光茶園逐漸發展,另一個山頭的指南宮反而沒落。指南宮登山步道旁第一戶人家是個傳承百年的老雜貨店,老闆張一郎提到,以前指南宮步道的石階被往來人潮的腳步磨得只剩薄薄一層,現在從步道上山的多是登山客,香客已經很少了。

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是香客沒落原因之一。曾任指南里(指南山所屬之行政區)里長、目前在指南宮附近開設茶行兼賣香燭等祭祀物品的張新永形容,指南宮香客量跟以往比是「天差地別」。自從指南客運行經路線縮減後,需經轉車多次方能到達,年紀較大的香客無法常來。相較之下,指南宮導覽志工覃鳳玲指出,龍山寺、行天宮位於市區則較具優勢。另外,指南宮主神呂祖洞賓拆散男女的傳言也是因素之一,導致年輕男女都不敢上山。

指南宮管理委員會副總幹事王櫻花一頭白髮,做了幾十年志工,對於指南宮興衰有著精闢的見解。她認為現在廟宇眾多,還有規模龐大的慈濟等佛教團體興起,他們各自有其經營管理行銷之道,間接分散了傳統廟宇如指南宮等的香客群。

大約十幾年前開始,指南宮也有了應對策略及行動,首先就是擴建新殿、隨後大肆改建本殿。

儒、道、釋三教同尊


指南宮從古至今歷經多次改建,位於純陽寶殿(本殿)左方的凌霄寶殿與右方的大雄寶殿,分別於民國五十五年與七十三年落成,而本殿也因年久失修,民國八十年,高忠信決定以最堅固的青斗石材重建,形成了今日三殿鼎立的格局:凌霄寶殿主奉祀玉皇大帝、大雄寶殿主祀釋迦佛祖、後山的大成殿主祀孔子,象徵儒、道、釋三教合一。

志工張寶樂解釋說,呂先祖在修持時,曾先後經過道教、佛教洗禮,也對儒家思想頗有心得,因此包括指南宮在內,所有主祀呂祖的廟宇都是「三教同尊」。從媒體工作退休的張寶樂,原是基督徒,後來轉而研究佛、道教,目前在指南宮幫忙處理媒體、文宣事宜。

古廟翻新 香油錢回饋香客


指南宮在近兩、三年,尤其積極調整自身的角色和定位。如興建巍峨牌樓、增建供應免費茶水的自在茶亭與供梳妝的清靜坊,到現在連接指南宮三殿的環山步道與鐘鼓樓的興建,整體環境大幅改造,希望營造一個鳥語花香、世外桃源的美景。

上指南宮的唯一登山步道也已經過整修。七十幾歲仍舊保有年輕人活力的王櫻花指出,他們在五年前花了三千萬元翻新一千一百九十二級的階梯,沿路規劃石椅、涼亭可暫時歇腳,不必一路拾級而上。

如今這條步道,雖有些陡峭,沿途綠蔭濃密,日式石燈籠與周圍青翠景觀相映,清幽古樸氣氛油然而生,是許多登山客的最愛。

「我們要進步,也要將香客的香油錢回饋在實際硬體設施上,」王櫻花說的理直氣壯。

有別於其他市區廟宇,指南宮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廟內栽種櫻花、杜鵑花等等,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花景供民眾觀賞,全年盛開的兩萬多株桂花環繞人行步道,香氣撩人,群山圍繞、氣象萬千的山景、裊裊不息的香火以及金碧輝煌的廟宇建築,形成了指南宮的特殊景觀。

廟宇轉型 企業化經營


或許受到其他廟宇「入世」行銷的刺激,指南宮也在逐漸引進企業化旅遊行銷方式,企圖以遊客取代香客。例如,以知識性導覽吸引年輕群遊客,除了印製圖文並茂的導覽簡介外,指南宮目前也安排了志工免費導覽、講述廟宇歷史或其建築特色;日後,廟方也將引進電子式的多媒體導覽,讓遊客在任何地點均可「隨到隨選」相關資訊。

為因應日後「觀光」人潮,高忠信和他的兒子—指南宮建設總經理特別助理高超文還一起出面,與政大歷史系合辦社區發展研討會,希望建立合作模式、以延攬該系學生加入志工的導覽行列,共同深耕指南宮的文化價值。

指南宮管委會在內部「整裝」的同時,也在「鴨子划水」般的規劃整個指南山頭的觀光發展。例如,一方面指南宮希望收購鄰近商家來進行整體改建,建立類似基隆九份的形象商圈,販賣地方特色的飲食或工藝土產等等;另一方面,也在評估跨國合作引進日本財團的「雕塑公園」,或是與國內著名財團合作設立遊樂園的可能性。

現代商業經營手法與現代化設施能否與古老廟宇傳統形象並存?這似乎是廟方決策階層的一個新考驗。

在文山區行政中心擔任駐衛警察的謝啟豪就認為,指南宮現在好像不太像是廟宇了。出家人要清心寡慾,這是一般人對於廟宇管理的認知,指南宮近似「豪華」的講究之風不免引人質疑。例如,用高等的大陸白石當石材,特地從日本進口六百萬的鐘來放在鐘鼓樓,以至於鐘聲迴響連山腳下的政治大學都聽得到;瓦片翻修也用高價位的銅瓦(信徒必須以兩千元一片銅瓦的方式「寄附」)。王櫻花很自然地回應說,處於領先地位的大廟就是必須「快步走」,要讓其他廟宇觀摩、學習。

「如何把遊客變成香客?」木柵文史工作室許進財丟出這樣的問題。

目前指南宮處處都有鷹架,許多工程還在進行當中,聳峻的宮殿建築工程浩大,龐大整修經費大部分還是來自香客的點燈與各大祭典時的捐贈。能否吸引民眾上山,觀光休憩之餘也來參拜一番,了解廟宇的蘊含文化意義,甚至從遊客成為香客,進而捐款奉獻,應是指南宮的另一考驗。「這些都得看緣分,先把人帶上來再說吧,」留學日本學MBA的高超文打趣的語氣中有務實的一面。

一對在自在茶亭品茗休憩的夫婦,從十幾年前就到指南宮參拜,他們認為,至於其他額外的休閒服務都只是附加而已,他們並非因為這些觀光、休憩設施而上指南宮,來拜拜僅是為了虔誠的心。

衛生設施 不足應付未來人潮


安全、環保設施是否已經準備好?應是有環保意識者的另一個憂慮。指南宮歷時一百多年,從茅草小廟成為青石大殿,香火鼎盛幾十年,居然一直都沒有自來水、污水、垃圾處理等因應措施設施!

目前的衛生、安全設備供應顯然不足以應付未來龐大人潮所需,但若要增設,誰該出錢買單?在今年四月初、指南宮與政大歷史系合辦的研討會上,從指南宮發言代表高超文與市府代表交通局運輸規劃室主任洪滄浪對話中,似乎可以聽到一些雙方還在折衝、討價還價的訊息。

貓空纜車是從黃大洲擔任台北市長時,指南山居民就開始編織的夢,歷經十多年爭議、折衝、協商,有人盼望、有人抗爭,到馬英九連任第二任市長後終於動工興建,預計今年十月底通車。

在這段期間,與市府互動向來良好的指南宮管委會積極運作,冀望纜車帶來人潮,並以宗教、文化、觀光結合於一體的策略,重現指南宮往日風華。

猶如盤根屹立的老樹,指南宮矗立指南山頭百餘年,風華能否再展,貓空纜車通車後,猶待時間地慢慢考驗。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現代廟宇已經不只是供民眾信仰膜拜,廟宇功能多元,入世更深。想覓得一處清心修行,大概也越來越難了。

上指南宮 過往艱辛今便利


由政大校門外指南路二段分岔而出的萬壽路,從山下蜿蜒而上,是早期通往指南宮唯一的一條道路,由信徒徒手墾荒一步一步完成。

早在民國二、三十年代,要上指南宮的香客只有一個選擇:先搭運煤用柴油火車到景美火車站,下車後沿路從景美走到木柵,可換搭運煤用的「輕便車」,沿著保儀路、指南路到現今道南橋所在。當時無橋,只有竹筏和渡船,要上指南宮得先渡河,渡過景美溪到現今政大所在地,再徒步走三十分鐘上山。一趟朝拜之旅可能花上半天或一整天時間,最後「一見終南」,若非萬分虔誠,自是無法完成。

民國四十四年,省議員、指南宮主委李建和,藉省議會交通小組召集人之便,建議政府開闢萬壽路,當時指南客運只三台巴士運送香客。

民國六十年到八十年代,可說是指南宮香火全盛時期,每逢假日,遊客車潮沿著柏油山路蜿蜒數百公尺,把萬壽路擠得動彈不得,必須動員警察管制交通,除了指南客運和大型遊覽車,其餘車輛不准上山。交通問題成為香客上山的麻煩。

現在上指南宮有較多選擇。其一是搭乘公共汽車、取道萬壽路上山;其二則由指南路繞貓空產業道路上指南宮後山停車場,停車場腹地較前山大,適合開車族;最後一種則最原始天然,從政大實驗國小對面步道上山,約四十分鐘可到,沿途綠蔭成拱,有石椅、水泥台階可供小憩,不時還有鮮花、鳥叫可以怡情,是最環保、最健康的選擇。今年十月後,搭乘纜車成了最有效率的選擇,上山一趟只要十六分鐘。市政府還在規劃壓低票價,讓纜車也成為山上居民往來捷運站間的上下班交通工具。

上指南宮,從耗時一整天到只需要一盞茶的功夫,交通演變見證了文山地區七十多年滄海桑田的轉變。 

資料來源:政大新聞學系網站,「古剎轉型─指南宮積極入世」,95.10.30發表,文/攝影林昉葶。 http://www.jour.nccu.edu.tw/students/wenshan_people/zhinangu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